专栏名称: 高分子科学前沿
高分子界新媒体:海内外从事高分子行业及研究的小分子聚合起来
TodayRss-海外稳定RSS
目录
今天看啥  ›  专栏  ›  高分子科学前沿

东华大学王宏志、李克睿《自然·通讯》:新型电致变色窗口实现近零透光与超高稳定性,助力建筑节能

高分子科学前沿  · 公众号  · 化学  · 2025-11-14 07:22
    

主要观点总结

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异芳香三吡啶分子(H-TriPy)的新型电致变色系统,通过π-堆叠工程显著增强了近红外吸收,并实现了可见光与近红外双波段调制。通过引入氟化离子液体,研究团队成功解决了高浓度下的不可逆聚集问题,使器件在长期循环后仍能保持高性能稳定性。该研究在绿色建筑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。

关键观点总结

关键观点1: 异芳香三吡啶分子(H-TriPy)的应用

H-TriPy通过π-堆叠工程增强了近红外吸收,实现可见光与近红外双波段调制。

关键观点2: 氟化离子液体的作用

引入氟化离子液体解决了高浓度下的不可逆聚集问题,提升了器件的长期性能稳定性。

关键观点3: 大面积器件的制备与性能

成功制备了25×40 cm²的大面积电致变色窗口,显示出光学均匀性、响应速度、节能优势等优越性能。

关键观点4: 电致变色窗口的节能优势

相比传统低辐射玻璃,该电致变色窗口具有显著的节能优势,每年每平方米平均节能45.7兆焦。

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,仅为信息导航参考,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。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,请通过 【版权申诉通道】联系我们处理。

原文地址:访问原文地址
总结与预览地址:访问总结与预览
文章地址: 访问文章快照